《理解人性》-完-4.8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王俊兰
出版年: 2017-6
页数: 221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565550
人,是社会性动物,要遵守社会性法则。越发地想起卢梭。
简单对比了两个版本,决定阅读这本有三篇序的译本,翻译得也更接地气。阅读电子版。
三篇序(第一篇导读,我当成序一),以第三篇对读者最为有用,却不知最有水准的序为何放在最后,压轴?如果序写得水准不够,真的会引发读者对书质量和内容的质疑。如何写一篇引领读者兴趣的序,我认为《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可以当作标准的样板来学习。
2019.06.03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读了3个月,随便捡起来就能接着读。特别推荐的一本书。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弗洛伊德喜欢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人类的精神世界,例如他把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阿德勒强调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性的哲学和重视个体整体性的心理学”,他关注的是人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源是童年性欲的压抑和扭曲,而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或生活挫折带来的自卑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神经症起源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己的个人经验。
阿德勒认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面临着三种重要的关系——工作、社交和婚恋这与阿德勒的观点一致,通过征服他们的磨砺和苦难,人们会超越自己,抵达其对立面。人们会把弱势变成优势,把恐惧变成勇气,把孤独变成关系,把痛苦变成意义。个体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人的执念(preoccupation)变成职业(occupation)。
个体很难偏离他童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几乎没有人能改变自己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虽然他们成年之后的生活境遇跟童年时期的已经完全不同。成年后态度上的某些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模式的改变。精神生活的基础并不会改变;个体在童年和成年时期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活动路线,这使我们推断出,他的人生方向也并没有改变。
人性这门科学迫使我们谦虚。我们不能毫无必要地、仓促地宣布自己的实验结果。这种做法跟小孩急于夸耀自己、急于炫耀自己的能力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成年人还这样做,则实在不妥。
我们最好谨慎小心,并记住这个事实:在就局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必须先通盘把握整体。而且,只有在确信这些结论对他人有益时,我们才可以发表这些结论。即便是关于
性格的正确结论,如果以错误的方式或者在错误的时机发布,也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对人类来说,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断言,精神生活的发展与运动相关,精神所获得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以机体的自由运动能力为前提条件。这种运动能力刺激、提高着精神生活的强度,并要求它始终具有更高的强度。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个体,如果我们能预判出他的一切运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精神生活已经停滞。
精神生活的目的性(目的论)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如果这些活动没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来决定、延续、调整并为之指示方向,那么人类就不会有思考、感受、意志和梦想。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精神的所有表现都是朝向一个目标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地追随这个目标。
对公共生活的需要
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特别有利的条件下时,人才有继续生存的可能。这些有利条件一直由公共生活为他提供。公共生活于是就成了必需,因为通过社会和劳动分工(在社会和劳动分工中,每个个体都服从于集体)人类物种得以继续存活。单是劳动分工(从本质上来讲,意味着文明)就足以给人类提供进攻和防御的工具,人类拥有的一切都仰仗这些工具。只有在学会劳动分工之后,人类才知道了如何显示自己的威力。
安全与适应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从自然的观点来看,人是一种低等生物。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时常出现在他的意识之中,并时常刺激他去发现一种更好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自己适应自然。这一刺激迫使他寻求一个能将生活的不利状况排除掉或减到最小的环境。这时就出现了需要获得适应性和安全感的精神器官(the psychic organ)。
社会感
适应社会是精神器官最重要的功能,无论在个体和社会中都是如此。我们所谓的公正和正直,以及我们认为人的性格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对人类社会要求中产生的条件的实现。
婴儿的处境
控制他周围的那些人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因为他身边的那些长者,虽然看起来很小瞧他的样子,却因为他的柔弱而不得不听从于他。于是两种行为可能摆在了他面前:一种是继续使用他意识到的、成年人使用的活动和方法;另一种是继续展示自己的柔弱,让那些成年人觉得义无反顾必须得帮助他。我们会不断地在儿童身上看到这两种行为倾向。
孩子的可塑性就存在于他努力弥补自己缺点的过程中。无数天才和发展潜质都在这种不足感的刺激下产生。
困难带来的影响
我们的文明建立在器官健全且充分发育的基础上。
娇惯出来的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他们的社会感发展不够完善的一个标志。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
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的,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指向自己的身体。
宇宙的结构
只有在有了固有的目标之后,精神活动才可能产生。我们知道,确立了目标之后,才会有变化能力,才会有自由运动。由自由运动引起的精神上的丰富不可低估。
宇宙观形成的要素
幻觉出现于精神极度紧张以及害怕自己的目标不可能达成的时候。毫无疑问,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以及在遥远的从前,幻觉对人有相当大的影响。
错觉与幻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错觉中保留了一些与外在的联系,只是被误解了
幻想
幻想是精神的另一种创造性机能。
只有在确定了一定的目标之后,精神生活才能发展。在我们的文明中,这个目标就是获得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个体永远不会长久地追求某个中庸的目标,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总是不断地充斥着自我评价,这自然会使人产生优于他人的愿望,以及希望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愿望。
催眠与暗示
伤害受影响者,那么他就不可能实现对对方的长期影响。要想对另一个个体的影响最大化,施加影响者应该让对方感到他的权利有所保证。
就其本质而言,催眠与睡眠非常相像。它之所以神秘,仅仅是因为这种睡眠是在另一个人的控制下发生的。这种控制只对愿意服从它的人有效。通常,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被催眠者的气质和性格。只有愿意不加判断地听从别人命令的人才能进入催眠状态;催眠术不是普通的睡眠,原因在于它将运动机能都排除在外,排除到了如此程度,以至于甚至连运动中枢都根据催眠实施者的命令而动。在这种状态下,被催眠者只是处于平常睡眠一样的某种朦胧睡意中,只记得催眠者让他回想的事情。催眠中最重要的事实是,在催眠过程中,我们的判断机能——精神最精妙的产物,都完全处于瘫痪状态。可以说,被催眠者变成了催眠者一只延长的手,成了一个受催眠者控制的器官。
任何习惯于理性生活的人,任何自己做决定、不会不加判断地接受他人话语的人,都永远不会被催眠,也因此永远不会被通灵术迷惑。催眠和通灵只是盲从的一种表现。
我们所有人都不断地受到外部世界中出现的不可胜数的印象的影响。永远不存在对某种刺激的单纯感知。一旦我们感觉到了某种印象,它就会持续对我们产生影响。当这些印象以另一个人的要求和请求的形式出现时,比如试图使我们信服或接受他的论点,那就变成暗示了。
有两种人我们必须牢记在心。一种是那种总是高估他人观点,并因而无论自己的见解对错与否总是对其轻而视之的人。他们习惯于高估他人的重要性,并乐于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看法。这些人特别容易接受暗示或催眠。第二种人将每个刺激或暗示都视作侮辱。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而对这种观点真的正确与否毫不在意。他们不会理会他人的任何看法。这两种人都有弱点。第二种人的弱点在于不会接受他人的任何观点。属于这个范畴的人通常都非常好斗,虽然他们可能总标榜自己乐于接受建议,但是他们宣称自己善于接受建议,标榜自己明事理,只是为了强调自己的独一无二。实际上,别人根本无法靠近他们,也很难与他们共事。
童年早期的情形
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有点自卑感。每个孩子都迟早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单枪匹马应对生存中的挑战。这种自卑感是每个孩子努力奋斗的动力和出发点。它决定着这个孩子在人生中如何获得宁静和安全,决定着这个孩子的生存目标,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设定好前进的道路。
自卑感的补偿:力求获得认可和优越地位
自卑感的补偿:力求获得认可和优越地位
对于有身体缺陷的人或具有某种令人不悦的性格特征的人,我们不该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愤怒责备他们。错不在他。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他有权利因为上述局限而感到愤怒,而且,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他的处境,我们其实也负有一定责任。我们之所以负有责任,是因为我们对制造出这种愤怒的可悲社会境况不够警惕。如果我们坚持这一立场,我们最终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我们不应把这样的个体看作卑贱、毫无价值的边缘人,而应将其看成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应该为他创造一种氛围,让他感到自己有可能与周围的其他人平等相处。设想一下一个身体有明显缺陷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会给你带来多大程度的不快!这是衡量你需要多少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标尺,这种教育能使你对社会价值做出绝对公正的理解和判断,并能使你与社会感的实质融洽无间,进而我们还可以评判,我们的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些个体。
人生曲线图和宇宙观
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自婴幼儿时期开始就不再改变,虽然在后期生活中这种态度的表现形式会跟他们童年时期的态度表现截然不同。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体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之一是,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可以被理解为为了某个具体目标而做的准备。
玩耍
最为重要的是,游戏是一种社会练习,使得孩子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感。
注意力和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缺失实际上意味着个体选择从某种境况中抽身,只不过他人认为这是他该关注的对象。因此,某某注意力不能集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轻易证明他注意力非常集中,但是总是集中在其他事情上而已。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变成一种永久的性格特征。
无意识
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某些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事情上,从而使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自负,这样我们会获得一种戏剧化的安全感。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试图跟一个自负的人讨论他的自负,结果是你会发现你很难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他也许会表现出逃避这个话题的倾向,会顾左而言他,以免使自己烦恼,这只会使我们更加确信自己的看法。他想玩弄一些小伎俩,但是当有人不经意间企图揭穿他的小把戏的时候,他会立刻做出防御的姿态。
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你,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人类社会的大体态度,因为这决定着每个个体的所有愿望、兴趣和活动。
每个人都会抓住并利用那些能为自己的意向辩护的想法,而拒绝那些可能会阻止自己继续前进的想法。人类只敢接受在他们看来对他们有价值的想法。那些对我们有益的想法会停留在我们的意识中,而那些会对我们的论据产生干扰的想法则会被我们推入无意识之境。
梦
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态度是一切梦的基础。
概括而言,我们可以说,梦不仅表明做梦者正忙于解决自己的某个生活问题,而且显示着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特别要指出的是,影响做梦者与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那两个因素,即社会感和权力追求,会在做梦者的梦中显现。
两性差异和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是维持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男性在现今文化中的支配地位
我们所有的制度、传统态度、法律、道德以及习俗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一切都是享有特权的男性为了得到男性支配地位这种荣耀而确定并维护下来的。
背弃女性特质
这些特权是特赦权、义务免除权以及奢侈品,这给人一种处于优势的假象,因为它们假装出非常尊重女性的样子。这其中也许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成分,但是最终这种理想主义始终都是个理想,是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设计出来的。乔·桑(George Sand)曾一针见血地对此做过描述:“女人的美德是男人的一个完美发明。”
只要我们不能保证每位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绝对平等,我们就不能要求她与生活、与我们文明中的事实以及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解。
第八章 家庭格局
我们真的厌倦了那些除了是第一或最好之外别无长处的人。经验和历史都说明,幸福并不在于是不是第一或最好。向孩子传授这样的原则会使他变得片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会使他丧失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当我们发现许多人终其一生为自己的生活奋斗而有些人则终生生活在痛苦中时,我们就不会感到惊讶了。我们必须明白,他们都是某种错误发展的牺牲品,这些错误发展带来的不幸后果是,这些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错误的。
在对我们的同类做出评判时,我们要万分谦逊,而且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做任何“道德”评判,不要针对某个人的道德价值做任何评判!相反,我们必须使我们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具备社会价值。我们必须充满同情地对待出错了的、被误导了的人,因为我们比他更了解他内心深处正在发生的一切。这就催生了关于教育的新观点。对错误的源头的认识使我们手中掌握了许多能促进改善和提高的有力工具。
性格的本质和起源
我们所说的性格特征,是努力使自己适应其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个体的一些具体表现模式的显现。性格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只有在我们考虑个体与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才会谈到性格特征。所以,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到底是什么性格,几乎没什么意义。性格是一种精神态度,它是个体与所处的环境打交道时体现出来的特质和禀性。它还是一种行为模式,根据这种行为模式,个体对自身重要性的追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社会感中。
我们已经看到,优势地位、权力以及征服他人等,是指引大部分人活动的目标。这个目标调整着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并指引个体的各种精神表达进入具体的渠道中。性格特征只是任何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外在表现,所以它们能使我们理解个体对他的环境、对他周围的人、对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以及对总体的生存挑战所持的态度。性格特征是工具,是个性为了获得认同和重要性所采用的计谋。它们在个性中的存在等同于技能之于生计。
性格特征不是遗传来的能力的展现,也不是倾向或癖好,而是人为坚持了某种特殊惯态而习得的。
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特殊而自然的联合体,不同于其他任何个性的联合体,因为他所有的动作以及所有的生活表现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独特的目标。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个人的模式,我们就能认出他来,无论我们发现他正在做出什么行为。
社会感对性格发展的重要意义
仅次于对权力的追求,社会感在性格的发展中扮演着第二重要的角色。
个体将不必仅仅因为来自一个不幸的家庭或因为某种遗传来的处境而被判给某种不幸的命运。单是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明必然会往前迈进一步!新的一代将会成长起来,他们会勇敢地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性格发展的方向
我们文明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孩子的老师的要求、怀疑和情绪,最终都将影响孩子的性格。
事实上,睡眠是衡量一个人发展的绝佳标准,因为睡眠障碍是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过分谨慎小心的标志。
综述
对我们的公共生活来说,最重要、最有用的基本论点是:人的性格从来不是道德评判的依据,而是衡量这个人对他周围环境的态度一个指数,是衡量他与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指数。
虚荣与野心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其精神生活就会出现一种更紧张的状态。结果,对个体来说,权力和优势地位目标变得越发明显,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他的生活会成为对巨大胜利的期待。这样的个体丧失了现实感,因为他与生活失去了联系,一直在忙着思索别人对他持什么看法,总是关心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他的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虚荣成了他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方面看,我们都会看到虚荣者身上的虚荣迹象,都能看到虚荣者的野心勃勃,他们不择手段,只要能获得优越地位。
有一个故事说,苏格拉底对一个穿着破衣烂衫走上演讲台的人说:“雅典的年轻人啊,你的虚荣正通过你长袍上的每个破洞向外窥视呢!”
虚荣的人制造出了一个今生都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超越世界上的所有人是他的目标所在,这个目标是他的无力感带来的结果。
我们必须问自己:“为了使一切变得更好,我都做过些什么?”
虚荣的人满足于通过一种伎俩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并满足于用尖酸的批评来诋毁别人的性格。
任何一种虚荣,只要发展到相当程度,就会变成一个持续终生的负担,它会阻碍人充分发展,而且最终会使人崩溃。只要病人仍然全神贯注地只盯着它带来的好处,他就无法明白这些。也正是因为他们只盯着它带来的好处,所以许多人才会深信,他们的野心(其实更确切来说,应该叫作虚荣)是一种宝贵的性格特征,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这种性格特征会使他始终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并使他无法安宁、无法安睡。
虚荣的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就是上帝一样(这出现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或者他表现得好像自己是上帝的副手一样,或者提出一些只有上帝才能满足的愿望和心愿。
这种对上帝般的形象的追求,是他所有活动中都存在的一种倾向的极端表现;它实际上是一种愿望,一种想超越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愿望。
在我们的文明中,有一样东西似乎具有魔法般的力量,那就是金钱。许多人相信,有了金钱,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因此,毫不奇怪,他们的野心和虚荣都全神贯注在金钱与财富问题上
上。现在,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对世俗财富的永无休止的追求了。在我们看来,这几乎有点病态。这又是虚荣的一种形式,它通过积累财富,试图产生某种类似于魔法力量的东西。
妒恨
妒恨是一种特别明显的权力追求方式。
嫉妒
哪里有对权力和支配权的追求,哪里就一定有嫉妒这种性格特征。个体和他的高得不可思议的目标之间的鸿沟就以自卑情结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它压迫着他,对他的整体行为和人生态度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个体觉得他离自己的目标很远。
贪婪
贪婪的人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道墙,以保护他所拥有的令他寝食难安的宝贝。
在当今文明中,几乎每个人都至少会露出贪心的迹象。普通人最多能做的就是用一种夸张的慷慨将它掩盖或掩藏起来,这种慷慨就是施舍,是通过慷慨举动,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提高自己的人格感的一种企图。
仇恨
通常,我们会发现,仇恨是好战的人的一种性格特征。
敌意伪装得特别好的一种形式是那些所谓的“过失犯罪”行为。
在法律上,“过失犯罪”指的是非有意为之的行为,这个事实被认为是情有可原,然而毫无疑问,无意识的敌意行为跟有意识的恶意行为一样,都是建立在同等程度的恶意之上。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将自己孤立起来的个体也许跟那些公开而直接地和社会交战的人一样对社会怀有敌意。
焦虑
许多人来说,焦虑明显是一种迫使他人靠近自己、将自己扮成受苦者的一种手段。
怯懦
怯懦是那种觉得自己面临的一切任务都特别难的人的一种性格特征,是那种在完成任何事儿时都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人的一种性格特征。
使我们偏离直线发展道路的并不是我们的客观经历,而是我们的个人态度和对事物的评价,以及我们评估、衡量所发生之事的方式。
在此,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的各种错误。
顺从
我们发现,有些女性受顺从精神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她会专门去找看起来专横或粗暴的男人。这种不自然的关系迟早会演化成战争。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些女性故意想让女性的顺从显得荒唐,并证明它的愚蠢!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情感与情绪是我们先前所说的性格特征的强化形式。情绪表现为突然的释放(在有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迫不得已的压力下),像性格特征一样,它们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精神活动,它们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情感并不是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它们产生于与个体的既定生活方式和个体的预定行为模式相适应的地方。人之所以产生情感,是因为他想改变自己的处境。情感是强化了的、更激烈的心灵活动,出现在已经放弃了其他用以达到目的的方法或者对实现目标的其他可能性已经失去了信心的人身上。
分离型情感
愤怒这种情感其实是奋力争取权力和支配地位的象征。这种情绪非常清楚地表明,它的目的是迅速而有力地摧毁挡在愤怒者路中央的每个障碍。
有些人实际上是愤怒成性、引人注目,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他们通常是傲慢自大、极其敏感的人,不能忍受屈居人下或者与人并肩,他们必须得高人一等才会开心。
这些人对权力的奋力争取建立在他们的自卑感的基础上。任何意识到了自己权力受到威胁的人都没有必要表现出这种攻击性的、激烈的动作和姿态。我们永远都不能忽略了这个事实。在勃然大怒的时候,所有的自卑感和优越感都极其清楚地显现了出来。发怒是一种卑鄙的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个人以他人的不幸为代价抬高自己的身价。
酒精是促使狂躁和愤怒出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非常少量的酒精就足以产生这种效果。众所周知,酒精会减弱或消除文明对人的约束。醉酒的人表现得好像从未受过教化一样。就这样,他失去了对自我的控制,也不再顾及别人。当他没醉的时候,他也许能掩藏自己对他人的敌意,并约束自己的敌意倾向,而一旦喝醉之后,他真实的性格就暴露出来了。这些与生活不能融洽相处的人之所以会首先选择酒精,这绝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因为他们不仅在酒精中找到了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而且找到了某种安慰和忘却。
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就足以使一个孩子脾气发作。这是由于,孩子身上存在更大程度的自卑感,所以会以更透明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对权力的追求。愤怒的儿童实际上是在追求认可。他所遇到的每个障碍不是难以逾越就是难以克服。
当一个人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无法自我安慰的时候,悲伤这种情感就会出现。悲伤,跟其他情感一样,是对不快或软弱感的一种补偿,相当于一种想得到一种更好处境的企图。
悲伤却相当于从精神前线退缩,这是它随后扩张的先决条件。在后面的扩张中,悲伤的个体会实现他的自我抬高和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是以一种宣泄的形式存在的,这个举动对准的是环境,虽然跟愤怒中的情形相比,是以一种不同的形式进行的。悲伤的人抱怨,并用自己的抱怨使自己与他人对立起来。虽然悲伤是人的天性中的一部分,但是夸大这种悲伤则是对社会的一种敌意姿态。
悲伤者的自我抬高是通过周围的人对待他的态度实现的。
分离型情感
连接型情感
连接型情感
快乐可能是战胜困难时的最佳体现。
但是这种笑声和这种快乐都有被人为了个人目的而滥用的可能。所以,一个害怕失去存在感的病人,在听到有致人死亡的地震发生时,会流露出高兴的样子。在悲伤的时候,他则会有一种无力感。于是,他从悲伤情感中逃走,试图靠近悲伤的反面,即快乐。对快乐的另一种滥用是对他人的痛苦感到快乐。在不合时宜的时间或地点表现的快乐,其实是对社会感的否定和毁灭,这个时候的快乐不过是一种分离型的情感,一种征服工具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发现同情这种情感,我们基本就可以确定他的社会感已经形成,因为这种情感使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产生共鸣。
还有些人似乎非常想了解别人的不幸。对于专业的同情者和施舍者,我们不能脱离他们本身来看待他们的行动,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创造自身的优越感,凌驾于受苦之人和贫苦之人之上的优越感。
他们声称自己给这些人提供了帮助。拉·罗什福柯(La Rochefoucauld),这位对人有着深刻了解的智者,曾经说过:“从我们朋友的不幸中,我们总是能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
谦逊这种情感是一种同时具备连接型和分离型的情感。
教育总评
培养孩子的社会感是母亲的职责。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的怪异人格就来自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发展所采取的方向是衡量母子关系的指标。在扭曲的母子关系中,我们通常会在孩子身上发现一定的社会缺陷。以下两种错误最为常见。第一种错误来自这个事实:母亲没有履行她对孩子的职责,孩子没被教育出社会感。这种缺陷非常重要,它会导致出现一连串令人不愉快的后果。孩子长大之后会像一个身处敌邦的异乡人一样。如果想要给这样的孩子提供帮助,除了重新扮演他母亲的角色之外,别无他法,这个母亲的角色是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缺失了的。可以说,这是使他成为社会人的唯一办法。第二个错误可能出现得更频繁,它存在于这个事实中:母亲承担了她的职责,但是以一种夸张的、惹眼的方式来承担这种职责,以至于社会感根本不可能超越母亲本身转移并投射到他人身上。这种母亲容许孩子将发展起来的社会感完全地投放到她本人身上,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只对自己的母亲感兴趣,并将其他所有人排除在外。
无论一个人犯了多少错误,他都会要么将责任怪在其他所有人头上,要么觉得自己出现这种处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很少发现有哪个人会用自己的头碰生活的壁,也没有哪个人犯了这些错误,而不再考虑这些错误。
生活本身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这在心理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活面对的是人类的成品——人。而这些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清晰观点,他们全都冲着权力去的。正相反,生活是最糟糕的老师:它没有深思熟虑,不会向我们发出警告,也不会给我们以教导,它只是不理我们,任由我们毁灭。
任何权威,如果对它的认可不是源自它本身,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被强行加在我们身上,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权威。
权威绝对不能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上——它必须只以社会感为基础。